找尋心靈的慰藉
離開校園后,閱讀的習慣便開始一點一滴的消退殆盡,除了必要時刻專業(yè)書籍的充電,拾起書來的概率低了很多。雖不曾將書籍完全拋之腦后,但由于閱讀量的下降與之相隨的是越來越匱乏的信息量,以至于每次文章落筆都有些許生澀和僵硬。
化工行業(yè)的相對單一性,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專一單調(diào)。大腦中最為頻繁出現(xiàn)的信息和內(nèi)容就是每天面對的試劑、儀器設備和各種分析化驗,這些生硬卻必須嫻熟的東西,就像是黑白電影一樣,少了一些生機和色彩。這種生活相對于開放性且壓力較大的銷售服務行業(yè)來說,少了許多波瀾和心機,卻在無形中給人們制造出了一種安逸和寡淡的心靈環(huán)境。平素里接觸的太單一以至于我們看待問題和處理事務都有坐井觀天之嫌。很多人似乎除了愿意在技術上更深一步的完善自己,在物質(zhì)上更加殷實外,對于精神上的追求顯得不再迫切和重要,久而久之精神世界的留白越來越寬敞,人們的心也就越來越浮躁。
雖說工作是為了生活有所保障,但是物質(zhì)與金錢所帶來的愉悅都是有時限的,過了某段時間那種熱情和喜悅都將淡化清零,從心靈深處來講,似乎缺少一種力量能讓我們真正沉淀下來,真實的感受生命最初的狀態(tài)。
想起于謙一句話“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無一點塵”。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就沒由來的喜歡,有種一語中的的感覺。的確,書籍的力量有時會超越物質(zhì)之上,她能帶來心靈的慰藉,人性的凈化和靈魂的蕩滌。
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對書籍情有獨鐘。從古至今關于“讀書”的名人慧語不勝枚舉,古有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顧炎武“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近有高士其“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也有宋慶齡“自然界、機器和一切工作,對待沒有知識的人,對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氣的,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殘酷的,但是他們對待具有豐富知識的人對待健壯的人,則是非常馴服的,承認你是主人,情愿為你服務”??梢娭R的力量不可小覷。
工廠生活一塵不變循規(guī)蹈矩的模式磨練了我們許多人當初蠢蠢欲動的心。也是因著時間和經(jīng)濟的雙重束縛,很多時候?qū)崒嵱X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的生活很無奈。好在書籍給我們的思想插上了翅膀,我們從書中目睹過長城的雄偉蜿蜒,黃河的九曲磅礴,領略了金字塔的莊嚴神秘。甚至把歷史的長河都盡收眼底,將人類的進步史一覽無余!正所謂秀才不出門 便知天下事。即便哪天游賞某個勝地也可以熟知典故,比起單純的走馬觀花更有意義,不是么?
都說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交流。確實,每當讀到一些有見地的理論文章對自己最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有所印證和啟迪時,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激動,我慶幸生活中有這樣的時光這樣的心情。
“書香富油 悅讀人生”的初衷著實讓我的心中充滿溫暖。我知道現(xiàn)代競爭的社會“空心人”越來越多,我們需要這樣的行動能持續(xù)長久化,也希望我們的富油人能融入這樣的氛圍。不僅僅是趕走內(nèi)心“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虛無感,更是因為,我們想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走得更長,攀得更高!